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165
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央行等多部门携手为企业全球化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记者张琼斯韩宋辉
中国人民银行4月23日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有关情况。据了解,以《行动方案》出台为契机,各方将优化跨境金融服务政策,更好服务企业跨境展业兴业,为企业全球化发展注入更多金融“活水”。
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影响力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了《行动方案》,从提高跨境结算效率、优化汇率避险服务、强化融资服务等五方面提出了18条举措。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陆磊表示,《行动方案》有两个核心要点:一是突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二是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中心建设步伐显著加快,跨境交易和资金流动便利性大幅提升,金融生态持续优化。”陆磊坦言,但与金融强国目标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和提升。
陆磊表示,以《行动方案》出台为契机,中国人民银行将不断优化跨境金融服务政策工具箱,形成更加适配外向型经济的金融体系。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表示,将全力配合金融监管部门抓紧推动《行动方案》落地落实,确保每项举措都能转化为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红利,更好服务企业跨境展业兴业,为企业全球化发展注入更多金融“活水”。
降低企业跨境交易的时间和资金成本
上海是中资企业“走出去”的桥头堡。《行动方案》推出系列金融支持政策,赋能中资企业“走出去”。
“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调整,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出海’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上海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上海自贸试验区具备先行先试的制度优势。”吴伟在回答上海证券报记者提问时表示,《行动方案》将对更好地服务企业“走出去”起到重要作用。
《行动方案》将助力企业增强全球化的经营能力。吴伟表示,《行动方案》提高跨境结算效率、优化外汇业务管理模式等措施,有助于减少企业跨境交易时间和资金成本,提升企业资金管理效率,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助力企业扩大海外市场份额;完善汇率避险服务、加强保险保障等措施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应对跨境业务相关风险,增强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信心和能力。
国家外汇局外汇研究中心主任陈之为介绍,《行动方案》针对服务“走出去”企业出台的政策还包括:优化外债登记管理和跨境担保流程,更好满足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存在的银团贷款需求等。
“提高金融服务企业‘走出去’能级,需要监管部门、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共同努力。”吴伟透露,上海将在近期举办金融服务企业“走出去”推进大会,启动覆盖全市16个区的“百园千企送金融”活动,组织金融机构深入园区楼宇,面对面了解企业需求,精准提供金融服务。
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保驾护航
《行动方案》还将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抵御风险、保驾护航。
吴伟介绍,通过新推出的“汇率避险政策性担保”业务,企业无须缴纳保证金即可办理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相关业务,能够帮助企业有效、低成本地规避汇率风险。
作为“保险的保险”,再保险深耕特殊领域海外风险管理,专注解决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各类棘手问题。金融监管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司长尹江鳌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先后出台三份政策文件,从准入、监管、财税等方面支持再保险机构业务人才等在上海集聚。
陆磊表示,在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的同时,必须高度注重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来提升金融监管数字化水平,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和响应机制,加强法治供给,营造良好环境。
新闻结尾 王 只准宠我:让你的穿搭瞬间升级,展现个性与风格!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