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996
4月24日,以“海上生明月,九天揽星河”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航天日活动将在上海开幕。作为我国航天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本届航天日活动聚焦“和平利用外层空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展现中国航天科技服务全球、普惠民生的使命担当。中国太保作为官方合作伙伴,充分发挥风险管理专业优势,针对主场活动定制综合保障方案,提供全方位风险保障及专业服务,为航天日活动保驾护航。
中国太保不仅将专业的风险保障延伸至浩瀚太空,为中国航天的一次次壮丽腾飞保驾护航,更将来自星辰的“天眼”——卫星技术,巧妙地引回地面,赋能自身的风险管理,开创性地丰富了前沿科技的商业应用图景。
护航星途:中国太保为中国航天注入“定心丸”
中国太保自1991年成立以来,便始终与中国航天事业同频共振,以保险力量为每一次探索保驾护航。上世纪90年代,中国太保参与承保亚太通信卫星等国际项目。1995年亚太二号卫星发射失败后,在50天完成1.62亿美元赔付,比国际惯例提前50天,这赔出了中国太保的信誉,也确立了中国太保的市场地位。
1997年,作为中国航天保险联合体(CAIP)核心成员,中国太保为长征系列火箭及风云气象卫星等国家重器提供保障,覆盖90%以上国内航天项目。2004年,中国航天保险市场迈入商业化运作新阶段,中国太保首席承保风云二号C卫星发射及在轨险,打响了市场化运作后的“第一枪”。自此,中国太保在航天保险领域的服务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累计提供风险保障高达65亿元人民币。
面对蓬勃发展的商业航天,中国太保以创新产品支持民营力量:独家承保快舟火箭12次发射;为星河动力“谷神星一号”、蓝箭航天“朱雀二号”提供发射险及责任险;首席承保“吉林一号”星座“一箭41星”等高难度组网任务,覆盖商业卫星全生命周期风险。
天眼赋能:卫星科技重塑保险风控版图
中国太保创新运用卫星技术,突破传统保险边界,构建了“空天地一体化”风险管理体系。依托卫星遥感与GPS定位,实现大型工程全周期动态管理:承保前评估选址风险,建设中监控工程隐患,灾后快速生成损失图谱。
2021年河南暴雨灾害中,卫星影像助力中国太保72小时内完成90%车险赔付,效率提升300%。针对地面沉降难题,创新引入DInSAR技术,以毫米级精度监测地表形变,构建“卫星遥感+地面监测+BIM模型”三位一体网络。在轨道交通项目中,该技术成功预警隧道沉降对周边建筑的影响,将风险处置窗口提前60天,赔付率下降45%。通过将航天技术深度植入保险场景,中国太保实现从“风险承担者”到“风险管理者”的跨越:风云卫星数据用于农业险精准定价,北斗导航赋能物流险动态风控,InSAR技术开辟工程险预防性服务新模式。近三年相关技术已减少潜在损失超20亿元。
面向未来,中国太保将以“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保险金融服务集团”为目标,在科技与金融的交汇点上持续开拓,为中国航天事业提供更坚实的风险保障,并持续探索卫星技术赋能百业的无限可能,以创新实践书写“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融合篇章,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雨后小故事动态图1_家庭观影的理想选择吗?的相关文章
日本东京都前知事:美关税政策将致世界经济衰退的相关文章
学习新语|影像速览!习主席今年首访第四天外国客商福建晋江鞋(体)博会觅商机
爱心“剪”出来 浙江缙云“义剪兄弟”公益事业真“上头”“百万青年看祖国—鄂港青年交流团”活动收官
境外机构高薪聘请兼职翻译?警惕!可能是窃密陷阱
2025大湾区港澳青少年欢乐跑在穗成功举办新疆五家渠市:350万株郁金香绽放迎客
中部地区国家高新区G100联盟在武汉成立“世界超市”热闹依旧 义乌商户用心货卖全球美方将对停靠美港口的中国船舶征收额外费用 中方回应从世界遗产到世界记忆,少林距“三花聚顶”有多远?2025年女子水球世界杯总决赛:中国队不敌西班牙队向全球发出邀约 2025“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启幕“两岸非遗和传统技艺交流暨精品展”亮相南京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在南京举办台商代表座谈会广西仫佬山乡紫荆花开惹人醉齐白石徐悲鸿等真迹长沙展出 观众与画家“时空对话”走进江西龙虎山 探访千古悬棺之谜
基里尔·斯特潘尤科:人权现状应眼见为实山东日照:学习黑陶制作 传承传统文化物业企业发展策略转向:由“扩规模”转为“增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