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19
来源:大众证券报
20日晚间,上交所一则监管工作函将市场的目光聚集到一家ST公司之上。
ST新潮(维权)(600777)4月18日晚间公告称,伊泰B股(900948)向ST新潮的全体股东发出要约收购报告书,预定要约收购股份数量为34.68亿股,占ST新潮总股本的51%,预计投资金额117.92亿元。本次要约收购价格为3.40元/股,较ST新潮4月18日收盘价2.84元/股溢价近20%。
资料显示,伊泰B股即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是内蒙古最大的地方煤炭企业,公司1997年8月以发行B股形式实现上市。这位出手阔绰的能源巨头在公告中表示,已将117.92亿元存入中登公司上海分公司指定账户,作为本次要约收购的履约保证金。
需要注意的是,在今年1月,浙江金帝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帝石油”)曾向ST新潮发起要约收购,要约收购股份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20%,要约收购价格为3.10元/股。据此计算,金帝石油该次要约收购所需最高资金总额约为42.16亿元。不过相较于伊泰B股的“财大气粗”,金帝石油此次收购将使用不超过25亿元的银行贷款融资资金,其余为自有资金。
有市场人士指出,要约收购在A股较为常见,但一家公司同时获得两方竞争性要约收购的案例尚没有先例。ST新潮亦在公告中表示,已预受金帝石油要约的ST新潮股东如拟预受伊泰B股的竞争要约,需委托证券公司撤回对金帝石油的预受要约后另行申报。
一家ST公司为何受到各路大佬的青睐?据公开信息显示,目前ST新潮的主业是石油天然气的上游勘探开采及销售。公司持有的油田资产全部位于美国页岩油的主产区二叠纪盆地的核心区域。业绩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64.3亿元,同比下降0.82%;净利润为16.52亿元,同比下降11.85%;股权结构方面,目前ST新潮无实控人,且股权结构较为分散。
此外,2023年年报显示,ST新潮总资产规模335亿元,境外资产占比超过99%。公司2024年6月末货币资金40.54亿元,其中40.40亿元存放在境外,占比超过99%。截至2024年9月,ST新潮未分配利润余额高达69.47亿元,但公司从未汇回国内,且自2009年起连续15年未向投资者分红。
虽然ST新潮和伊泰B股均在公告表示,本次不涉及关联交易,不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但上交所依然在20日晚间发布关于督促ST新潮依规履行竞争要约收购相关信息披露义务的监管工作函。上交所表示,该竞争要约将对投资者的决策和合法权益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监管机构要求公司尽快披露相关公告,以保障投资者的知情权和决策权。
上交所强调,竞争要约收购推进过程中,请公司依规配合收购人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及时披露与要约收购相关的各项重要信息,不得滥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渠道,拒绝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热点栏目4月21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2055,上调14点。
美元创三年低位!高盛解读美元大跌逻辑:类似“英国脱欧”
美元早盘一度跌破99关口,为2022年4月以来新低。
高盛指出了美元可能大幅走弱的三大逻辑:
1、估值泡沫:当前美元估值偏离基本面,高估幅度达20%。
2、利润与消费受创:特朗普关税带来的结果,不只是价格上涨,更深层的是它在伤害美国公司利润和美国家庭的消费能力,而这两样东西正是“美国例外论”的发动机。换句话说,关税正在动摇强势美元赖以存在的核心支柱。
3、结构性资本外流:这次不像是2018年的那次关税摩擦,更像是“美国版的英国脱欧”。2018年是美国对个别国家,现在是美国对抗全世界,连盟友都不放过,欧盟、日本、加拿大、韩国一个个中枪。这不是战术摩擦,而是结构性脱钩。
高盛在报告中还提到了一个关键风险。目前全球有2.2万亿美元的美元相关资产没有外汇对冲,一旦投资者决定撤退,影响会很大。例如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底,部分资金从美元资产流出,转而投向欧元区等其他地区的资产,结果欧元兑美元涨幅高达20%,直接拉开了利差和汇率之间的传统联动。
美联储5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86.1%
据CME“美联储观察”:美联储5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86.1%,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13.9%。美联储到6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39.6%,累计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52.8%,累计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