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356
4月2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举行仪式,欢迎肯尼亚总统鲁托访华。
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肯尼亚共和国总统威廉·鲁托于4月22日至26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4月24日电(左雨晴)随着人工智能应用带来一系列技术革新,产学研深度融合正在成为科技企业创新突围一大方向。
4月23日,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据悉,此次OPPO联手浙江大学在推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整体投入将超过一亿元。双方将聚焦产业级重大技术难题,充分发挥学科交叉优势,围绕新质生产力关键技术领域,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加码校企合作是近年来我国科技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校企在合作中探索出“雷军班”“华为实验班”“腾班”“比亚迪汽车工业设计特色班”等一批定制化班级和各类联合实验室、技术攻关团队等合作模式。
如今,产学研深度融合已催生不少科技创新成果。例如,深圳大学、深圳技术大学与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光明实验室共同研发柔性计算,成功打造华为云FlexusX实例;OPPO与华中科技大学团队合作,通过高效的压缩算法、文件反碎片、存储加速等手段,解决长期使用卡顿问题。
校企合作的背后,是我国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面临巨大人才缺口。与此同时,高校人才培养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学生毕业后难以快速适应行业需求等现象。校企双方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深化合作、加大投入,打造高质量协同创新共同体,将高校教育链、人才链与市场的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培养出兼具理论与实践的复合型人才,使毕业生能够更加匹配企业人才需求,还将通过技术创新加快产业升级,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
例如,武汉“光谷”在政策支持下,依托武汉高校、研究院所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培育出7家百亿级制造业龙头企业,10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8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企业出题,高校揭榜。当知识走出象牙塔,实验室与生产线无缝对接,中国科技产业正通过校企合作不断创造引领性成果,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创新。(完)
今天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55年前的今天,“东方红”乐曲响彻寰宇,中国人在探索浩瀚宇宙的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正在“太空出差”的神舟十九号乘组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送上祝福:“祝航天事业再创辉煌!祝神舟二十号发射成功!神舟二十号乘组的兄弟们,期待与你们会师‘天宫’!”(素材来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