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181
4月25日,A50ETF华宝(159596)小幅放量,成交额9504万元。
开源证券表示,本次高层会议,会议有5大重点表述需要关注:第一,“要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第二,“兜牢基层‘三保’底线”、“要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要着力保民生。第三,“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第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打造一批新兴支柱产业。第五,“有力有序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展望后市,开源证券建议,投资要抓牢“底线思维”下的确定性,配置自主可控+内循环+红利黄金等方向:(1)科技成长“自主可控+国产替代”:AI+赋能、机器人、军工、半导体、信创、卫星;(2)消费“政策+内生复苏”:服装鞋帽、汽车(包括两轮电动车)、零售、食品、美容护理以及新消费;(3)成本改善驱动:养殖、航空机场、饲料、小金属;(4)出海结构性机会:中欧贸易关系缓和下的预期差(对欧洲出口占比高品种)及小品类出海(如零食等)。
资料显示,A50ETF华宝(159596)及其场外联接基金(A类021216/C类021217)被动跟踪中证A50指数,该指数汇聚A股行业核心龙头,50只成份股分别来自50个中证三级行业,全面表征A股标杆型核心资产!做多中国,首选A50。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超级牛散”章建平的最新动作再次引发市场关注。今年一季度,章建平以38亿元重仓AI芯片龙头寒武纪,并新进算力服务新贵海南华铁与IDC服务商奥飞数据,全面加码AI算力赛道。
随着上市公司一季报出炉,“超级牛散”章建平的投资动向再度引发市场关注。
4月19日,寒武纪披露年报和一季报,章建平以38亿元的持仓市值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这一布局背后,是寒武纪业绩的关键转折—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上市以来首次单季度盈利,2025年一季度更是交出营收同比暴增42倍的成绩单。
倘若目前仍持股不变,截至目前,章建平已揽获数亿元持仓浮盈。而除寒武纪外,他还新进成为算力服务新贵海南华铁和IDC服务商奥飞数据的前十大股东名单,加大了在AI算力行业的布局。
从20世纪90年代入市至今,章建平的投资之路已历经几度“浮沉”。他曾与海利生物“纠缠”多年,最终却“铩羽而归”。此次38亿押注寒武纪,能否为他扳回一城?
38亿重仓寒武纪
知名“牛散”章建平的持股动态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去年年报和今年一季报的披露,章建平的持仓动向也浮出水面。
具体来看,在去年第四季度,他首次进入寒武纪前十大股东名单,成为公司第八大股东,持股数量533.88万股,持股比例达1.28%。
到了今年一季度末,章建平继续增持寒武纪至608.63万股,持股比例进一步提升至1.46%。按3月31日收盘价计算,其持仓市值约38亿元。若以去年第四季度至今年一季度的股票均价561.33元/股计算,其已揽获持仓浮盈约4亿元。
与章建平一同看好的还有公募基金,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末,重仓持有寒武纪的基金数量多达427只,成为公募第12大重仓股。
而从寒武纪的业绩表现来看,章建平的加仓不无道理。自2020年上市以来,寒武纪在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了首次单季度盈利。
年报显示,寒武纪2024年实现营收11.74亿元,同比上涨65.56%;归母净利润为亏损4.52亿元,较2023年亏损幅度收窄。分季度来看,寒武纪于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72亿元,这是寒武纪上市以来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
进入2025年,寒武纪延续良好发展态势。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11.11亿元,同比暴增4230.22%,与2024年全年营收持平;归母净利润达3.55亿元,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
财报披露后的首个交易日,即4月21日,寒武纪早盘跳空高开,盘中一度向上冲击逾8%,触及726.43元/股的高点,最终以3.8%的涨幅报收于695元/股,公司总市值同步攀升至2901亿元。
拉长时间维度看,股价的亮眼表现并非偶然。自2024年2月5日盘中触及阶段低点95.85元/股后,寒武纪股价便开启了一段相当长的上涨行情。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其股价一度飙升至818.87元/股的历史高位,区间涨幅高达628%。不过,近期寒武纪股价有所回调,截至4月25日,最新收盘价为689.96元/股。
章建平布局多只AI股
今年一季度,除了增持寒武纪以外,章建平还新进出现在海南华铁和奥飞数据前十大股东中。
具体来看,截至2025年3月末,章建平新进成为海南华铁第三大股东,其持有海南华铁股份842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4.23%,期末持有市值约8.9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华铁作为算力服务领域的新兴力量,其业务转型备受关注。公司原本以工程设备租赁服务为主营方向,2024年5月7日,公司发布《关于投资智算中心建设的公告》,创新拓展裸金属算力服务模式,正式布局算力业务。
年报显示,自开展算力业务以来,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签订算力服务金额24.75亿元,完成资产交付近7亿元;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累计签订算力服务金额已达66.7亿元,完成资产交付超9亿元。
2024年,海南华铁归母净利润为6.05亿元,同比下滑24.49%,终结了此前连续5年的净利润增长态势。不过,公司业绩在今年一季度呈现好转迹象,实现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幅达21.72%。今年年初至今,海南华铁股价累计涨幅超80%。
再看另一科技“新宠”奥飞数据。截至今年3月末,章建平持有奥飞数据1161.81万股股份,期末参考市值为2.82亿元,新进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奥飞数据作为互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基础服务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为客户提供IDC服务及其他互联网综合服务,业务覆盖中国30多个城市。
近半年多来,奥飞数据股价走势波动较大。2024年9月19日至2025年3月14日,区间涨幅达218.71%,涨势强劲。但随后股价便进入调整阶段,截至2025年4月25日,最新收盘价为21.45元/股。
此外,章建平还曾“短暂”出现在视觉中国和长盛轴承的前十大股东中。具体来看,2024年年末,章建平新进持有视觉中国850万股股份,期末持有市值约1.77亿元,为其第七大股东;新进持有长盛轴承股份211.36万股,期末持有市值约0.65亿元,为其第十大股东。
值得一提的是,2月18日晚间,长盛轴承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与宇树科技的合作正在有序推进中,已签订合作协议并取得了订单。次日,长盛轴承涨停,报收98.77元/股。
截至今年3月末,章建平已从这两家公司前十大股东名单中退出。今年年初至一季度末,长盛轴承股票涨幅高达176.64%,章建平或已凭此“大赚一笔”。
几度“沉浮”的章建平
章建平早在20世纪90年代即以5万元入市,曾创下“5年时间身价翻150倍”的神话。
公开资料显示,章建平于1967年出生在杭州临安。1996年,他拿着工作积攒的5万元进入股市。彼时,炒股允许透支,这一规则为章建平早期的资金积累提供了一定助力。到了1997年,他账户里的资金便从5万元攀升至20万元。
1999年,借着“小牛市”的东风,其资金规模进一步膨胀至500万元。仅一年后,也就是2000年初,其资金量已暴增至3000万元。入市5年,章建平实现了近150倍的资金增长。
彼时,全球互联网泡沫迅速膨胀,市场上弥漫着过度乐观的情绪。但好景不长,泡沫开始破裂,互联网公司股价暴跌。章建平持有的股票也未能幸免,短短半年时间,他的资产亏了一半。
自此,他的投资风格发生了转变,操作手法变成了“快进快出”的短线操盘。风格转变之后,2006年,在北辰实业和招商轮船这两只股票上,章建平斩获颇丰。然而,接下来对中信证券和中国联通两家公司的失败投资,又让章建平的资产大幅缩水。
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2016年,章建平再次回到大众视野。这一次,章建平的投资策略再次出现明显转向,他开始热衷于参与科技股定增,试图从长期投资中获取更丰厚的回报。
然而,他重仓参与的乐视网、东方财富等多起定增投资,均因标的公司业绩变脸、市场环境变化等原因,以大幅亏损收场。其中,乐视网的崩塌更是成为资本市场的典型负面案例,章建平的定增投资遭受重创。
不过,尽管多次投资失利,章建平及其家族成员近年来依然活跃在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其中与海利生物近七年的持股“纠葛”尤为引人关注。
自2018年起,章建平将投资目光聚焦于海利生物。2018年至2019年间,章建平家族多次增持该股股份。根据公告,2019年11月,章建平及其一致行动人方文艳、方德基、方章乐合计持有公司股份高达1.0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6.9928%。若按2018年初至2019年11月的股票均价12.59元/股粗略计算,章建平家族的持股成本约为14亿元。此后,直到2024年6月末,四人的持股数量未有变动。
2024年12月末,章建平正式退出该股前十大股东之列,只剩下方章乐和方文艳合计持有5642.58万股;今年一季报显示,方章乐和方文艳的持仓数量与2024年年报持平。
章建平对海利生物的布局在2020年迎来“高光时刻”。2020年8月3日,海利生物股价攀升至51.41元/股的历史峰值,彼时,章建平家族的持仓市值一度突破50亿元。然而,很快该股股价便开始震荡下行,截至2024年6月28日(上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该股股价已跌至6.17元/股,章建平家族累计浮亏约7亿元。
截至4月25日收盘,海利生物股价为6.91元/股,较2020年的历史高点累计跌幅超过80%。这场长达数年的投资,最终以巨额浮亏收场,不免令人唏嘘。
此次重仓押注AI算力,章建平能否凭借寒武纪等标的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专题:2025保险科技峰会:梁涛等出席
4月25日金融一线消息,“2025保险科技峰会”今日在深圳正式举行,本次大会主题为“从互联网时代到AI时代,AI+保险的战略推进与应用创新”。太平金科总经理胡健发表主题演讲,分享了集团在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的探索成果与规划。
胡健介绍,中国太平自2024年初便密切跟踪研究人工智能大模型,并制定了将大模型高效、安全、稳妥应用于集团业务场景的规划。2025年春节后,大模型应用进程加快,整体推进按规划稳步进行。他特别指出,太平集团推进大模型应用的一大特色在于金融科技生态联盟,该联盟汇聚集团内企业以及众多科技大厂和特色专业科技公司,内外部专家为大模型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谈及对大模型发展的观察,胡健表示,自2023-2024年,尤其是DeepSeek出现后,大模型在行业掀起应用热潮,从文字拓展至图片、视频等多模态应用。“DeepSeek引入MOE架构,不仅在技术上有创新,还对国产算力基础设施应用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发挥国产自主可控算力,对国企、央企至关重要。”他还提到,AIAgent带来更多可能,使任务规划、执行与反馈更智能;DeepSeek凭借开源模式和底层算法优化,降低了应用门槛,实现技术平权。
胡健强调,太平集团在大模型应用推进中,关注应用推动、算力自主可控、高质量数据三大要点。不过,与顶尖科技公司相比,集团在应用场景、算力规模、数据规范等方面存在局限,因此通过建立生态联盟、制定规划,以安全、稳妥、有效的方式推进大模型应用。
在已开展工作方面,太平集团规划了从算力到场景应用的架构,重点宣介AI文化,营造全员智能氛围。通过金融科技生态联盟,开展多场大模型宣介活动,且业务团队积极参与。同时,在客服、办公、运营等7个领域开展典型场景探索,涵盖全集团通用办公、代码助手等,采用知识库、RAG、智能体等技术提升服务与管理效率。此外,太平金科注重能力沉淀,建立共享机制与平台,助力集团整体提升。
展望未来,胡健提出五个重点关注方向。安全层面,在内容、数据、算法和模型等方面建立安全围栏,加强管控;能力提升上,结合新技术优化现有应用与智能体;算力建设方面,建立集团算力共享资源池,实现精细化调度与矩阵化调配;还将强化集团能力共享,统筹资源、孵化创新;同时,在监管指导下开展AI治理,从技术、制度、执行层面应对算法歧视、模型幻觉、数据安全等问题。
近年来,在强监管约束下,万能险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保险需求,消费者投诉【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较少,风险得到有效防范,但部分万能险业务仍存在保障功能有待强化、账户运作不规范、个别公司资金运用较为激进等问题。
日前,为推动万能险进一步回归保障本源,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加强万能型人身保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从严规范万能险经营活动,重点涵盖产品管理、账户管理、资金运用管理、销售管理等方面。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通知》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保障功能有待强化、账户运作不规范、个别公司资金运用较为激进等突出问题,深挖问题根源,从制度上有针对性地治理。
禁发五年期以下万能险
什么是万能险?
《通知》明确,万能险需同时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在产品名称中包含“万能型”字样;2.具有保险保障功能,经合同约定,可以不定期不定额追加保费或者调整保险金额;3.设立单独保单账户,经合同约定,可以领取部分或全部保单账户价值;4.保单账户价值提供最低收益保证,最低保证利率不得为负。
除终身寿险、两全保险和年金保险等产品外,其他产品不得设计成万能型。
据了解,万能险期交保险费由基本保险费和额外保险费构成,其中超过基本保险费的部分为额外保险费。
《通知》规定,保险公司向同一被保险人销售的同一款万能险产品,所有有效保单的基本保险费之和不得高于人民币2万元。对于18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的被保险人,保单签发时约定的身故保险金额不得低于基本保险费的20倍。
此外,为强化资产负债管理、保障客户长期利益,保险公司可以对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设置保证期间,保证期满以后可以合理调整最低保证利率。保险公司在销售此类产品时应当向客户充分提示风险,在调整最低保证利率时应当及时告知调整原因并做好客户服务。如合同约定可以追加保费,应当在产品条款中明确追加保费的条件。
上述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允许保险公司在满足相应约束条件时,对万能险产品调整最低保证利率,有效防范利差损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通知》还明确万能险的保险期限不得低于五年。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合理设定退保费用、部分领取费用、保单持续奖励等产品要素延长保单实际存续期限,进一步满足消费者长期保障需求。保单持续奖励发放时点不得早于第五个保单年度末。
强化万能险账户管理
《通知》还强化万能险账户管理。全流程规范账户运作。要求公司根据账户真实投资情况合理审慎地确定万能险结算利率,严格规范特别储备的使用。
一方面,从账户设立到注销,全流程规范。账户设立时,重点规范启动资金运作。账户存续期间,要求公司定期检视账户资产负债状况,及时补足缺口。账户注销时,要求保险公司进一步明确触发机制和相关要求,确保公平合理。
另一方面,重点规范账户结算。要求公司根据账户真实投资情况合理审慎地确定万能险结算利率。建立结算利率平滑机制,同时严格规范特别储备的使用。
如,保险公司应当制定万能险账户管理制度,明确启动资金划拨和转出机制,规定账户分拆、合并、注销的触发机制、操作流程、审批权限等事宜,确保资金划拨、账户调整、账户清算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不得损害保单持有人合法权益。
保险公司应当基于万能险单独账户资产的实际投资状况,审慎合理确定万能险结算利率,定期评估结算利率水平对公司资产负债匹配状况的影响,并根据评估情况动态调整结算利率。同一个单独账户管理的保单应当采用同一结算利率。
在强化资金运用监管方面,《通知》强化集中度监管,对万能险资金投资单一股权投资基金、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等的比例,从严设置上限。强化关联交易监管,禁止通过多层嵌套、通道业务等方式开展不当关联交易。强化非标投资监管,对万能险资金投资非标不动产和非标金融产品的比例,从严设置上限。
保险公司应当根据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规定,强化资产管理部门与负债管理部门的协同,结合自身业务和风险特征,加强万能险账户资产负债管理,定期识别、计量和监测资产负债匹配量化指标。对于存在资产负债错配风险的万能险账户,依法合规主动采取管理措施。
制定销售行为“负面清单”
在万能险产品的销售方面,《通知》要求公司加强销售人员分级分类和产品适当性管理,防范销售误导。制定销售“负面清单”,列举保险公司销售万能险不得存在的六类行为,禁止保险公司通过为万能险提供间接或隐性担保、变相缩短产品实际存续期限等方式,异化万能险产品属性。
具体来看,“负面清单”要求保险公司销售万能险产品,应当体现产品的保险属性,不得存在以下行为:1.弱化万能险的人身保险保障属性,仅使用“利息”“预期收益”等词语宣传产品;2.将万能险产品与其他金融产品进行简单类比或混同;3.对万能险产品超过最低保证利率的保单利益提供间接或隐性担保;4.通过调整退保费用、持续奖励等产品设计要素,或设置部分领取、生存领取、减少保额等条款,变相缩短产品实际存续期限;5.万能险产品搭配其他保险产品的组合销售行为不规范;6.金融监管总局规定的其他禁止性行为。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通过制定销售行为“负面清单”以及强化监督管理,为万能险产品提供间接或隐性担保、混同万能险产品与其他金融产品等问题将得到有效遏制,万能险市场行为将更加规范。
在落地实施方面,本次实行新老划断,坚持防范风险与有序规范相结合,稳妥审慎推进制度实施。
上述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充分考虑市场影响,对不符合要求的存量业务,给予一年的过渡期,保障人身险市场平稳运行。为防范增量风险,要求过渡期内新审批或备案的产品须符合《通知》规定。
重生之身不由己 - 合作成果的展览式评价的相关文章 《蛮好的人生》胡曼黎不留情面开撕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