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176
从廉价表演到“拉人头”入局
记者当“麦手”揭秘直播连麦链条
“闺蜜夺走男友,多年后我跟男友旧情复燃”“老公离世我想再婚,小叔子却百般阻挠”……
这样离奇狗血的故事,通过“连麦”的方式,几乎每天都在短视频平台的直播间上演。屏幕内的情感主播,倾听调解着“家人们”的家庭纠纷、情感困惑,屏幕外的大批观众,随着连麦者的讲述嬉笑怒骂……
但很多观众不知道的是,这些说故事的,多是被花钱找来的“演员”,在行业内被叫作“麦手”,他们演绎的也是预先写好的剧本。通过这种提前策划好的“连麦”,麦手一方拿“麦费”,主播一方则赚取流量、直播带货。
体验
一上午转换俩角色
一分钟只挣五毛钱
“律师您好,很高兴跟您连麦!我有个问题想要咨询一下。”上午9时,记者如约在某律师直播间连麦上线,而在两个小时前,记者才刚刚拿到一位“主播助理”发来的“剧本”。剧本里,“父母感情不和要离婚”的女儿,想向律师咨询如何能帮母亲拿到更多财产。
“我爸妈感情早就破裂了,分居多年。我爸从小就对我不闻不问,也不给钱,一直是我妈担负整个家庭。我们家有三套房子,两套婚后,一套婚前,想问一下,现在我妈想和我爸离婚的话,这个财产会怎么分?”连麦时,记者边看着电脑里的文字剧本,边向律师娓娓道来“我家的故事”。
“你父母为什么要离婚?是对方有什么过错吗?”屏幕里的律师,不时扶额耐心倾听,不时拿笔写下什么,还不断用话语引导着。“我发现,我爸很早在外边就有人了,就在我上大学的城市,他们甚至还有一个孩子……”按照剧本的发展,记者继续讲述。“你父亲是过错方!”“这算重婚罪吗?”“儿女干嘛掺和父母感情”……与此同时,直播间里,不断有人刷着评论。
“这种情况,就只能找律师了,毕竟,这些证据比较难收集……”律师进一步解释着。
“明白了!谢谢律师!”10分钟后,连麦结束。很快,记者收到了主播助理发来的5元红包。一分钟5毛“麦费”,这是前一天沟通好的价格。随后,记者被要求退出了前一天建好的、用来在直播时沟通的临时群。在这个群里,都是像记者一样被找来的麦手,每个人的群昵称,都是一个时间点,也就是上麦的“麦序”,群里有人负责协调,保证连麦的人能不断档地一个接一个。
1小时后,记者进入了另外一个情感主播的直播间。这次,记者的身份转换成了一位“通过相亲草率结婚,婚后1个月发现老公有外遇”的悲惨女人。由于情节曲折炸裂,男主播随着记者描述的细节,还配合起了夸张的表演,直播间的观看人数和评论数量,也不断水涨船高。
这次,连麦时间20分钟,麦费10元,价格依旧是一分钟5毛。“我们直播间的粉丝智商高、黏性强,所以本的要求也很高,得新,有爆点,还得经得起推敲。你这本不错,表现也挺好。下次继续合作。”发完麦费后,这位主播助理说道。
调查
花钱购买“专业培训”
接单上麦“全靠本子”
记者当上“麦手”,机会可谓“来之不易”。两天前,记者花费298元的“学费”,才加到这位主播助理的联系方式,将自己的故事大纲,用声情并茂的“语音条”形式发送给对方,经过了一番声音、剧本内容的考核后,才最终上麦。
在一些社交平台,以关键词“麦手”搜索,会出现许多“主播招麦手”的信息。记者给多个招聘信息下留言“想做麦手”后,很快就收到了一些自称有“专业团队”的人发来的私信。
“麦手就是在直播间跟主播连麦互动,按照我们给的剧本念,下播就结钱。只要会说话就能干。”记者加了其中一位的联系方式后,从事麦手团队接单工作的童童热情地向记者介绍。
“我们团队是专业的,一次性收费,有三个短视频平台的资源,自己不用操心,每天都有接不完的单。”童童表示,进入团队需要收费,想要做基础麦手,需要先交298元,团队会提供专业培训、免费剧本库以及海量主播资源。“现在情感、律师类主播,刚起号时基本都需要麦手,后期也需要麦手连麦给直播间增加流量。只要这些短视频平台在,我们就能一直赚钱。”
“你交的这个钱,买的就是我们团队的资源和人脉。只要你接单勤快,学费两天就能赚回来。”见记者有些犹豫,童童不断劝说,还发来多张麦手收到大额麦费的截图,“有些‘麦霸’,一天接个八九单,月入过万都很常见。”
记者付费后,童童让团队另一个人帮记者办理“入职”,并让记者等待晚上的统一培训。当晚,所谓的培训在一个三四百人的大群里进行,一位培训老师在群里通过语音、图片、视频等形式,讲解什么是麦手以及接单的流程。“之后会拉大家进接单群,有主播放单后,大家看清要求,就可以去我们的剧本库里找本,将本发给主播,通过后,再对细节。”
培训中,一些“潜规则”也被告知。首要的,是直播间的一些违禁词不能说。“钱”要用“米”代替,“酒”要用“8+1”代替……培训完成后,记者便被拉入两个“接单群”和一个“主播助理名片分享群”。当天晚上,记者就按照培训的“技巧”开始找单,但体验下来,并不像培训所说的那样简单。首先,所谓的主播助理并不容易被加上,两天下来,记者以“老麦手、时间多、什么都能演”的介绍语,前后尝试加了四五十位主播助理,但通过的仅有5位。在新人群里,也不断有人反映“主播助理加不上”“找不到单”的情况。
另外,若照抄照搬剧本库里的本子去“应聘”,则很难得到当麦手的机会。记者将剧本库里的本子,原封不动地发送给几位好不容易加上的主播助理后,均被回复“本不行”。最终,记者还是靠一个自编的剧本通过了考核,才得到了上麦机会。
套路
直播麦手只是“入门”
“拉人头”才是赚钱之道
经过几天体验,记者发现,在这样的“专业团队”,麦手只是“入门”职业,甚至只是一个吸引人的“噱头”。通过“拉人头”,让新人不断加入、交钱,才是这种所谓的“麦手团队”背后更为隐秘的赚钱之道。
“想赚得更多,推荐你升级做主播助理或客服。”后来,记者向童童寻求上麦经验,童童的话却“转了口风”。“现在麦手新手确实不那么好做了,一方面新人越来越多,而直播间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很多坚决不要新手。有经验的主播还会直接要求‘不要剧本库里的本’,讲自己的真人真事,还得有爆点、反转多、能拉流。”
“可谁自己有那么多狗血的事儿?自己写、自己演,花费精力不少,一分钟才赚5毛钱。”童童讲起了自己的经历,“我也是做了几单麦手之后,发现很多剧本自己根本演不了,也接不了几单,我后来就去当了主播助理,也做客服。”
所谓的主播助理,就是帮主播找麦手、排麦。“前期需要自己去谈一些新人主播,利用团队的专业麦手资源,帮助其起号、增加流量。”童童说,她现在手头有七八个主播,每天的工作就是“放单”。“每放一单前,我会跟主播谈好,找一个麦手连麦,主播需要一分钟给我1块5或者2块,然后我再用一分钟5毛或者7毛价格来找麦手,这中间的差价就是我赚的,比自己纯当麦手要赚得多。”
而团队里更高一级的,是客服职位。升级为客服后,除了可以继续当麦手和主播助理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通过每天的晒单推广,往团队里“拉人头”,让新人不断加入、交费。童童进一步解释:“在我们团队里,每拉一个人入职,能得到相应的提成,而做了主播助理或客服,提成会更高。拉来的人越多,后续还可以升级做主管,业绩好的,年底红包、礼品也拿得更多。此外,要还想做麦手的话,职位更高,也会进到更多的接单群,接触更多的资源。”
而想要成为团队的主播助理和客服,却需要进一步交钱,主播助理需再交499元,客服需再交599元。“现在啥不讲究个知识付费?咱这就是新版知识付费,交更多的钱,就能买到更多的资源和赚钱手段,不亏!只要你勤劳肯干,后续保准有赚不完的钱。”童童自信地向记者保证着。
本报记者徐英波文
来源:北京晚报
sogood:揭示它们如何在生态链中扮演关键角色!的相关文章
梁文锋入选《时代》最具影响力100人的相关文章
檀健次深情献唱《哪吒2》片尾曲
警方通报轮胎高速路上狂奔后滚进服务区撞人,致 1 人身亡,事故责任将如何认定?被撞行人能获得赔偿吗?
4 月 17 日乒乓球世界杯王楚钦 4-1 战胜贾哈,晋级男单八强,如何评价本场比赛?
分析|开门红:一季度GDP增长5.4%超预期,市场活力信心增强
男子手拎981株罂粟苗入境云南被查,清点时铺满海关查验台
张本美和赛后采访盛赞王曼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