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353
专题:聚焦美股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
IBM周三公布的第一季度收益和营收好于预期。
以下是该公司的财务表现:
每股收益:调整后1.60美元,预期1.40美元
营收:145.4亿美元,预期144亿美元
根据该公司财报,IBM第一季度收入较上年同期的145亿美元增长0.6%。净利润下滑至10.6亿美元,合每股1.12美元,上年同期为16.1亿美元,合每股1.72美元。该公司首席财务官吉姆·卡瓦诺(JimKavanaugh)在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上表示,该公司加快了提高生产率的努力。
IBM重申了2025年自由现金流为135亿美元,按固定汇率计算收入增长5%的预期。按照目前的汇率,该货币将为2025年的增长提供150个基点的收益,低于该公司1月份预测的200个基点。
管理层预计第二季度营收为164亿至167.5亿美元。该区间的中间值为165.8亿美元,高于LSEG预期的163.3亿美元。卡瓦诺在电话会议上表示,IBM对咨询业务的贡献变得更加谨慎。
IBM首席执行官ArvindKrishna在电话会议上表示:“虽然市场情绪和运营环境都在迅速变化,但我们的业绩反映了我们围绕混合云和人工智能的重点战略的持续成功,特别是在客户寻求节约成本、提高生产力和可信赖的合作伙伴来帮助他们快速发展和扩大规模的情况下。”
“这些需求仍然是当今市场的核心。在深入讨论我们的结果之前,我首先要说的是,我们赞赏本届政府对经济增长和合理监管的关注,这将加强美国的竞争地位。我们相信,这将带来长期的价值创造,并使技术更容易促进经济增长。”
今年第一季度,微软软件收入增长7%,至63.4亿美元,这与接受StreetAccount调查的分析师的预期一致。包括红帽在内的混合云软件类别增长了12%,而去年第四季度的增幅为16%。
IBM的咨询部门贡献了50.7亿美元的收入,下降了2%,略高于StreetAccount预期的50.5亿美元。
该公司的基础设施部门(包括大型计算机)收入下降6%,至28.9亿美元,高于27.6亿美元的预期。本月早些时候,IBM推出了它的z17大型机。随着客户采用下一代设备,基础设施收入增长通常会加快,然后在周期后期下降。
今年第一季度,IBM表示已与芯片制造商GlobalFoundries达成和解。IBM还完成了以64亿美元收购云软件制造商HashiCorp的交易,并宣布计划收购数据存储软件初创公司DataStax,具体条款未披露。
IBM今年的表现一直强于大盘,主要原因是对特朗普的关税及其对经济的潜在影响的担忧。截至周三收盘,IBM股价上涨11%,而纳斯达克指数下跌近14%。
该股在盘后交易中下跌6%。
“在短期内,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客户暂停并采取观望态度,”Krishna称,并补充称,第二季迄今为止,购买行为没有明显改变。
卡瓦诺在接受CNBC的乔恩·福特采访时说,没有人能免受特朗普总统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的影响。
卡瓦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IBM的客户正在优先考虑高效支出和现金储备。他告诉彭博社,美国政府效率部已经推迟或取消了15项联邦合同。
卡瓦诺在电话会议上表示,如果不是客户在做出购买决定之前犹豫不决,第一季度的签约数量会更高。
他表示:“如果宏观经济环境恶化,我们投资组合中的一些领域可能会出现更大的波动。”“这包括咨询,这对自由裁量回调和与政府效率部相关的计划更敏感,基于消费的服务和软件,包括红帽,以及分布式基础设施领域。”
IBM季度财报未能消除投资者对于特朗普关税政策和联邦减支措施负面影响的担忧,该公司股价在盘后交易中重挫。
IBM周三盘后公布的财报显示,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近1%,达到145亿美元;扣除特定项目后的每股收益为1.6美元。这两项财务指标均高于分析师的平均预估。
EvercoreISI分析师AmitDaryanani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过去数周股市受关税措施冲击期间,IBM股价抗跌,因此投资者原本期望能看到更“完美”的业绩。
IBM股票周三收盘报245.48美元,盘后下跌逾6%。今年以来,IBM股价上涨了12%,而同期标普500指数下跌了8.6%。
IBM一直致力于从传统计算机公司转型为专注于高增长的软件与服务公司。该公司通过收购来扩大业务,包括今年2月完成的对HashiCorp的收购,以及2023年以46亿美元收购Apptio。
IBM表示,自2023年年中以来,人工智能咨询和软件业务的订单总额已超过60亿美元,高于1月份披露季度财报时公布的50亿美元。其中约80%的订单来自咨询部门,其余来自软件部门。
软件仍然是IBM增长最快的业务,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达到63亿美元。咨询部门营收则下降2%,至51亿美元。这两项均与市场预期相符。
IBM首席财务官JimKavanaugh表示,季度财报展现了公司业务的“持久性和韧性”。
转自:北京商报
近期,不少国内航司都在经济舱布局上“下功夫”。截至4月23日,海南航空(以下简称“海航”)宣布在其40条公商务航线的部分客机上新增超级经济舱。另有消费者反馈,南航部分宽体机上的明珠经济舱配置有所升级,乘坐体验明显更舒适。随着部分企业更加严格管控差旅成本,超级经济舱一定程度上能够替代部分商务舱需求,减少高成本舱位的空置率;也有利于提升航司的经济舱机票收益。在相继布局超级经济舱的背后,国内航司瞄准公商务旅客,以更优质的服务吸引高净值旅客,应对客运收益的下降。
票价不高于普通经济舱全价
海航方面介绍,其发布的超级经济舱位置在经济舱的前排,座椅前后间距增加了4—5英寸(约10.16—12.7厘米),旅客腿部舒展空间显著提升;同时,其座椅具有更大角度的后仰调节功能。
海航表示,价格方面,该舱位的最高价格不高于普通经济舱全价水平,但旅客可享受与经济舱全价舱位同等的客票权益和积分累计标准。首批超级经济舱适用于北京—长沙、北京—杭州、北京—成都天府、西安—深圳等近40条重点公务商务航线,适用航线将持续增加。
在客舱服务方面,海航将根据航线时长、时刻等因素,为超级经济舱旅客升级餐食标准,探索地域特色风味、提升餐食规格。北京、海口、成都、杭州等出港的超级经济舱航线,将按月轮换供应海南鸡饭等海南特色美食。此外,还有老北京炸酱面、担担面、湘西腊肉饭等地域美食。
加码国内超级经济舱的不止海航。去年,北京商报曾报道“明珠经济舱不明珠”。今年2月,有旅客向北京商报记者反馈,在南航广州—北京的波音77C机型上,明珠经济舱的配置比此前的窄体机有所更新。座位间距足够宽敞,座椅与普通经济舱有明显差别,是固定靠背式的滑躺座椅,整个明珠经济舱也与普通经济舱有明显隔断,不再是“一帘之隔”。
北京商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目前南航大部分宽体机的明珠经济舱(W舱)的配置与上述情况基本一致。由于宽体机的空间更充足,南航在宽体机上的明珠经济舱采用的座椅也比窄体机更舒适。
该知情人士表示,由于南航机队规模较大,机型复杂,还有少部分型号较为老旧的宽体机体验不如上述77C等飞机。不过,南航正在持续优化宽体机明珠经济舱的座位舒适度。
公商务旅客是目标人群
在加码超级经济舱的背后,是国内航司意图以超级经济舱争夺公商务旅客、增加机票收益。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海航此次将新推出的超级经济舱全部投用于国内公商务航线,其超级经济舱的目标人群是公商务旅客。
在民航业内人士林智杰看来,一般情况下,只有在4个小时及以上的航线和商务干线上,超级经济舱的需求才会更大。因此,海航此次在国内公商务航线上推出超级经济舱,其本意希望通过超级经济舱吸引更多的公商务旅客,或以此提升公商务旅客的票价,获得更高的收益。
民航业内人士李瀚明表示,受制于报销模式,中国民航的主力收入一直来自全价经济舱旅客,这些旅客也是各家航空公司争夺的重点。
今年以来,部分互联网企业开始严格管控差旅成本。有酒店业内人士表示,一些中端酒店品牌在商旅市场异军突起。同样,在差旅标准收紧的情况下,飞机公务舱的座位空置率可能将会上升,一定程度上能弥补公务舱需求的超级经济舱便成为公商务旅客的首选。
同时,对于航司来说,超级经济舱的客票收入相对更高。
李瀚明表示,在民航市场竞争激烈、票价内卷的情况下,大部分经济舱机票都以很低的折扣售出。因此,在保留“经济舱”的情况下,航司以配有更好服务标准的超级经济舱来提升原本折扣经济舱的票价,一方面可以争夺这部分全价经济舱旅客,另一方面也能适当提升售票带来的收益。
另有航司内部人士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航司来说,超级经济舱座位可以优化舱位配置,拓宽航司盈利模式并开辟新的收入来源;同时,也能满足旅客对座位空间、服务品质等方面的需求。
应对客运收益下滑
多位民航业内人士也指出了超级经济舱的“尴尬处境”。
海航的超级经济舱最高价格不高于普通经济舱全价水平,但旅客可享受与经济舱全价舱位同等的客票权益和积分累计标准。
林智杰提到,国内航司现有的超级经济舱的票价不能超过经济舱全价,限制了航司对超级经济舱的服务和设备的投入,座椅还是一样的座椅。当前,超级经济舱对旅客的吸引力还不够强,购买超级经济舱的旅客并不多,大部分都是普通经济舱免费升舱。超级经济舱收益增加有限,但是经济舱座椅却实打实少了两排。因此,整个航班能否多赚钱还需要观察。
事实上,国内航司推出超级经济舱的举措,也是为了应对行业整体客运收益下滑的挑战。
三大航2024年的财报数据都反映出这一问题:国航2024年的每客公里收益同比下降12.41%;东航的客运人公里收益同比下降13.66%;南航的每收费客公里收益同比下降12.73%。
尽管海航2024年财报目前还未发布,但其业绩预报显示,报告期内预计亏损8.5亿—12.5亿元,亏损原因包括国内市场竞争加剧、汇兑损失等。
不过,最新市场数据显现出积极信号。根据去哪儿提供的数据,2025年民航夏秋航季换季后,公商务旅客量有明显增长。
航班管家提供的4月14日—20日商务航线数据也显示,北上广深对飞航线的航班量、旅客量环比都有明显上涨,其中广州白云—北京大兴和广州白云—北京首都航线的旅客量环比提升最多,分别为17.78%和14.9%。
在此背景下,超级经济舱对于国内航司提升收益的助力或许能够进一步扩大。
北京商报记者关子辰牛清妍
麻豆果冻传媒一卡二卡|消费行为洞察的相关文章 价值30万宝马车从立体车库5层掉落的相关文章